杨炯
属于:本文作者:百科档 (www.lishiguan.com) 时间 : 2017-07-30 21:41:5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杨炯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现存诗30余首,以五言见长,多边塞征战诗篇,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 ,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对仗工整,音韵合律,既有律诗的严谨之风,又有乐府诗的明快特色。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余篇。杨炯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杨炯 (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炯有文集三十卷,后多亡佚。仅存明人皇甫淓所辑佚散诗文成《盈川集》十卷,有诗35首,赋8篇,序11篇,碑14篇,铭、表、议各1篇,墓志10篇,行状2篇,祭文4篇,赞30篇,断句1篇,共118篇,数量居“四杰”中末位。
赋 | 浑天赋 | 青苔赋 | 卧读书架赋 | 幽兰赋 |
老人星赋 | 庭菊赋 | 浮沤赋 | 盂兰盆赋 | |
五言古诗 | 广溪峡 | 巫峡 | 西陵峡 |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
五言律诗 | 从军行 | 刘生 | 送临津房少府 | 送丰城王少府 |
送郑州周司功 | 出塞 | 战城南 | 折杨柳 | |
骢马 | 有所思 | 梅花落 | 紫骝马 | |
送梓州周司功 |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 咏竹 | ||
五言排律 |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 早行 | 途中 |
送刘校书从军 | 游废观 | 和石侍御山庄 | 和酬虢州李司法 | |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 和刘侍郎入隆唐观 |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占 |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 |
和郑校雠内省眺瞩思乡怀友 |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 |||
五言绝句 | 夜送赵纵 | 薛洗马宅宴田逸人 | ||
序 | 王勃集序 | 宴族人杨八宅序 | 送东海孙尉诗序 | 登秘书省阁诗序 |
李舍人山亭诗序 | 送徐录事诗序 | 晦日药园诗序 | 宴皇甫兵曹宅诗序 | |
崇文馆宴集诗序 |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 |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 | ||
碑 | 少室山少姨庙碑 |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 |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 |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 |||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 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 |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 | ||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 | 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 |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 | ||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 |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 | |||
墓志 | 酅国公墓志铭 | 杜袁州墓志铭 | 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 | |
隰川县令李公墓志铭 | 李怀州墓志铭 | 从弟去盈墓志铭 | 从弟去溢墓志铭 | |
从甥梁锜墓志铭 |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 | 伯母东平郡夫人李氏墓志铭 | ||
行状 |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 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 | ||
祭文 |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 | 同詹事府官寮祭郝少保文 | 为梓州官属祭陆郪县文 | 祭汾阴公文 |
以上内容来源于《杨炯集》目录 及《杨炯集笺注》目录 |
-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人物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阅读]
-
杨炯曾不服气排名在王勃之后 初唐四杰的历史揭秘
隋朝过去,唐朝伊始,李杜王维尚未出生,文坛谁为翘楚呢?当时社会上流行一个最佳组合,或者说一个文学青年排行榜——“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统称为“初唐四杰”,他们文笔好,[阅读]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