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由来与传说

把脉的由来

把脉诊病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医学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世界医学之林的瑰宝。据司迁的《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就以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诊断疾病,其中尤以把脉诊病最为著名。所以司马迁称赞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把脉是名医扁鹊的发明,那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的上古医生鬼臾区、僦贷季等已经开始讨论把脉诊病了。到春秋战国时期,医生们把脉诊病的水平已经相当高,还出现了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难经》中,在这两部书中,都对把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把脉

到了晋代,一代名医王叔和在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写成了专门的诊脉著作《脉经》,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此后,历代医学者对把脉诊病这一医疗手段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其中最有传奇色彩的还是悬线诊脉。

悬线诊脉总是出现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说的是太医为皇帝后妃们诊脉辨症的情节。其方法是: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条红绒线系在后妃的手腕上,另一端交给相隔在另室的太医,让其通过绒线来辨清病况。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维护宫廷礼制。

人的脉搏跳动是否就真能通过绒线传递给太医呢?有人曾请教过清末四大名医之一的施老先生,他曾给皇室内眷看过病,对此法相当了解。据他介绍,这悬线诊脉,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这悬线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原来,太医要为后妃们疗病,就必须了解病情,大夫总要向其贴身的太监不厌其烦地询问详细病情,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一些细节问题。当问完之后,太医心里也就有数了。等到了悬线诊脉时,太医要一副屏息静气,十分沉着认真的样子。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对皇室的恭敬;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此时思索考虑处方,准备好了腹稿,以便应对,惟恐一药不当或是一言不慎而罹祸。

由此可想而知,悬线诊脉无非是一种被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把戏而已,如果太医没有事先对病情进行详细的察问,那么,无论医术多高明的神医圣手,也不可能把后妃们的病给治好。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虚位以待
推荐阅读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电视中古代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