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崇拜到寒食节_《山海经》
传说在远古时期,混沌初开,天地还未完全分离。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人们因此失去了家园和土地,生活在洪水横流之中。
人们深受洪灾之害,当时有一个名叫舜的部落首领,就命令禹来治理洪水。提起大禹治水的故事,还要从一个美丽传说说起。
在那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他不安心耕种劳作,一心想得道成仙。他听别人说,只要喝上100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以化为仙体,于是他就到处寻找水仙花。
而在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水已经涌流到了中原,而且没有固定河道。河水到处漫流,泛滥成灾。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需要经常渡黄河。
转眼过了99天,冯夷只要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以成仙了。冯夷想到这,他心里很是得意,便又跨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
这里的水并不深,冯夷很容易就趟水过了河。然而,奇怪的是,他刚到河中间,河水就突然涨了起来。他一慌神,跌倒在黄河里,竟被水淹死了。
冯夷死后,一肚子的冤屈怨气,他恨透了黄河,就来到玉帝面前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很是恼火。他知道冯夷已吮吸了99天水仙花的汁液,便任命冯夷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
冯夷想,这样既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又可报被淹死之仇,真是两全其美。从此,冯夷就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治理过洪水,突然担当起治理黄河的大任,一时间束手无策。这可怎么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无法宝仙术,冯夷只好又去玉帝讨教办法。
玉帝告诉冯夷,要想治理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幅河图,有了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就可以治理黄河了。
河伯按照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幅河图。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一定帮忙。
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经多年劳累,后老汉病倒了,只得回家去,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着手治理黄河。
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查看水情并画河图是个苦差事。河伯把河图画好后已经年老体弱。河伯看着河图,叹气自己没有气力去治理黄河,很是伤心。
河伯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到那时,再把河图授给能治理黄河之人,自己也就了却心愿了。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然而,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终日不见他的面,都怨声载道,埋怨河伯不尽职责。
后老汉听说此事后,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便要去找河伯。后老汉有个儿子叫后羿,射箭百发百中,他劝父亲别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得无影无踪。后羿心恨河伯,便决心射死河伯。
有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走了半天,看见河对岸有个年轻人。
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河伯心想此人或许正是大禹,就问道:“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嗖”的一箭,射中了河伯的左眼。
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账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
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
河伯忍痛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一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
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赶紧拦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给他,后羿听后对自己的莽撞行事后悔不迭。
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当河伯得知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
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您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圈圈点点,把黄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地工作,三过家门而不入。
黄河的水患解除了,瞬间天清地明,百姓们欢呼雀跃,齐声叫好:“清明啦,清明啦!”
为了纪念这一有着重大意义的日子,人们把水患除去的一天定为清明节。此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来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后人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建造了禹王宫、禹王庙、大禹陵等以示纪念。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八,周边数万的人们都会赶到山顶,向禹王朝拜。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扫墓源于五千年前的墓祭,是指在坟墓前祭祀。
据传,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争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考古学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古代墓祭的礼制可追溯到5000年前,而且当时的墓祭已是祖先偶像与祖先亡灵相结合的祭祀形式。
在古文献中曾提到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这个齐国人经常到东郭的坟墓前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当时扫墓的风气已经盛行。
根据祭祀的场所,我国古代的祭祖可分为宗庙祭祀和墓祭两种。墓祭主要是指生者在墓前祭祀祖先,以表达和寄托对死者的孝思之情,后世又称祭墓,俗称“拜扫”或“扫墓”。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我国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墓祭习俗,在殷商时期墓祭之风渐为风行。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每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称呼。
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在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时节总是给人以些许悲凉和伤感,而与一般伤春悲秋不同的是,它不是关乎个体当下的特殊经验,而是一种更加深沉辽远的生命之感。
“事死如事生”。清明将至,细雨绵绵、草木萌生,踏青远足、来燕北归,那逝去亲人的坟茔墓地是否也会有狐兔穿穴打洞?是否也会因雨水浸满而塌陷崩落?或者,我们自己是否也会有因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带来的某种情愫心思需要前去倾诉抒发?
正是这样一种随天地运行而来的情之发、意之动,才引发了人们清明墓田祭扫的情景。于是,清明也就由一种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自然之“气”,转换递进为缅怀先人的文化之“节”,具有特殊的意涵。
扫墓实际就是墓祭。古代帝王曾将其确定为国家礼制。上古时期“墓而不坟”,就是只打墓坑,不筑坟丘,因此这个日子主要与上巳和寒食联系在一起。后来,便“墓而且坟”,祭扫之情便有了依托。
当时,人们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回乡扫墓。而扫墓内在依据,结合我国民间传统的“鬼节”可以更清楚地被理解。
从节气上看,霜降以后天气转凉,我们自己要添衣御寒,那生活在彼岸世界的先人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需要呢?于是就有了给他们捎点衣物钱财以顺利过冬的烧包习俗。事死如事生的情感逻辑以古老而朴素的灵魂观念和祖先崇拜为基础。“鬼节”最初的缘起如此,清明节最初的缘起也有此因。
清明节流行扫墓,扫墓其实就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扫墓就成为社会重要风俗。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直至后来,清明扫墓成为盛行的习俗,世代相沿。
古代寒食节也叫禁烟节,有禁烟风俗。每年到这一时节,要求国人家家禁止生火,皆吃冷食。禁烟是节日里最主要甚至是必须的措施。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后来就慢慢成了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距冬至一百零五天,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和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的源头,其实是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树木来钻火,有改季改火的风俗。而每当新的季节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往往又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便要祀火。
在古代,家家户户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此举被称为改火。每当改火时节,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据《周礼·秋官·司煊氏》记载:“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铎,在街上走,下令禁火。司煊氏,其实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
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在此期间,人们还有吃杏酪食俗。杏酪自古以来就被人们作为寒食节中的一种高档食品。在东晋孙楚祭祀介之推的食品中,便有杏酪。
以后,寒食节才与介之推的传说联系起来,成了寒食节。而寒食节的日期也要长达一个月。长期吃冷食,毕竟不利于人的健康。以后,人们便缩短日期,从7天、3天逐渐改为1天。到了后来,人们便直接把寒食节融合在清明节中一起度过了。
古人在寒食节扫墓,通常也不设香火。人们将纸钱挂在坟茔旁的树上。前去扫墓的乡里人,都登到高处遥望,以示祭祀。将裂帛抛往空中,称之为掰钱。而京师的周围地区,人们在拜扫时,便设置酒和饭食,带领全家老幼外出春游。
此后,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节期间过寒食禁烟节,此时不仅春暖花开阳光和煦,适合人们出外春游拜扫亲人坟墓,还能消除当政者“隆冬冷食,残损民命”的忧虑。把寒食节并为清明节既符合民意又符合时令,实属当政者的明智之举。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而专门设立的节日。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当年重耳出逃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重耳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贼戏谑了一番。
重耳在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晕了过去,再也无力站起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刻,有一人悄悄走到僻静处,此人就是介之推。
介之推走到僻静处后,忍着剧痛,用一把刀子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随后,他为重耳煮了一碗肉汤。当重耳喝完肉汤后,渐渐恢复了精神,而当重耳发现肉是介之推从他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19年以后,重耳作了晋国的国君,他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以后,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介之推被遗忘。众人都为他鸣不平,他却不肯面见圣上请赏。
《吕氏春秋》记载,当时介之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丞辅,
龙反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邻居解张为介之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之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晋文公便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在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之推出来。
火熄以后,人们才发现身背老母亲的介之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火烧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
人们在装殓介之推的尸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纸血书,上而写道: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被介之推的忠君爱国之心感动不已,他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临走时,晋文公还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代时,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之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之推,人民非常怀念。
于是,每逢介之推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同时,人们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我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
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著,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
可以说,寒食节的意义远远大于清明,若比作母子,寒食为母,清明为子。清明尤在,而寒食早已不存。可以说,寒食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静静的融入了清明。
大约在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过清明节的活动开始丰富起来,包括牵钩、射柳、植树等。同时,人们逐渐形成了在清明节吃饧的饮食习俗。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拔河运动,始于楚国。楚国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地。
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被水乡渔民仿效,成为一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演变为牵钩比赛。
据说春秋时期,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常。
在古代拔河时一边还要敲着大鼓,以壮士气。唐玄宗曾多次观看拔河比赛,拔河者多至千余人,呼声震天,中外观众,无不震骇。
拔河所用的绳索,唐代以前用篾缆,唐代的民间则用木麻。木麻通常长达150多米,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両勾齐挽,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为“拔河”。
拔河的起源,本来是由于双方交战,后来,军中的兵士们也多以此为戏。不仅仅是兵士这么做,宰相和将军们也喜欢此类运动,甚至宫女们也常组队拔河。拔河游戏发展成为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备受青睐,盛况空前的活动。
除了牵钩活动,清明时节我国古代民间还有射柳和植树习俗。射柳是古诗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游戏时,先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一些文人墨客和学子们,常在柳树上挂个有鹁鸠鸟的葫芦,百步之外用弓箭或弹弓射之,善射者矢中葫芦,鹁鸠受惊飞出,以鹁鸠飞出的高低决定胜负。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很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便一直流传下来。
寒食清明,这个我国传统的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与赏春的气氛。除了特殊的节日活动,在我国还有清明节吃饧的食俗。
“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饴糖,它是古代寒食节必备的食品。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曾经借助诗词生动地记述了当时我们的祖先过寒食节时的盛景,如“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箫声吹暖卖饧天”、“粥香饧白杏花天”,等等。
从众多的提到“饧”的寒食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先人过寒食节必须要有“饧”这种食物。如果在寒食节里没有“饧”这一食品,人们就认为这个节日不是完整的。
关于“饧”这种食品,我国古代还有一则典故。据说后人在《六经》中找不到“饧”字,便对“春来不见饧”的诗句提出了质疑。有人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经过查找,人们发现在战国时期的《楚辞》中曾经提到一种叫做“餦餭”的食品,而“餦餭”就是人们所称的“饧”。据古文献记载,寒食为冷食,《楚辞·招魂》中名粔籹,又名餲、环饼等,其用糯米粉和面油煎制成,可贮存,寒食禁火时用以代餐。其实,古人所说的“饧”就是专指用麦芽和谷芽等熬成的糖。我国传统食品贯馅糖,就是用大麦芽和小米经过糖化以后,熬制而成的。
贯馅糖是古人在冬令时节的保健食品,是在春节至寒食节期间作为馈送亲友和祭灶供神的主要食品。追根溯源,贯馅糖事实上就是古代寒食节的家用食品。
直到后来,我国晋北地区一直沿袭着用饧的习惯,饧就是山西名品——麻糖的初级品。麻糖入口后很甜也很黏,故我国民间素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
我国传统中医学还认为,饴糖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可谓是药食兼备。据传,古人曾经使用寒食饧,治愈好眼目中的飞矢恶疾等病例,这也说明了“饧”在古代也曾作为药用。
饴糖主要含麦芽糖,并含维生素B和铁等。有软、硬之分,软者为黄褐色粘稠液体;硬者系软饴糖经搅拌,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块。药用以软饴糖为好。味甘,性温。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解毒。溶化饮,入汤药,噙咽,或入糖果等。然而,脾胃湿热、中满呕哕者不宜食用。
清明节期间,百姓不生火,只吃冷食,许多城市中的饴糖摊点生意都非常兴隆。
在我国民间也有吃饧大麦粥的习俗。据古文记载,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其制法是先将大麦熬成麦浆,煮熟,有时还可以加入捣碎的杏仁,冷凝后切成块状,食时浇上糖稀。
此外,还有一种耐贮存、适宜冷食、又酥香脆美的食品“寒具”,堪称寒食节的美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饼法》中说:
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这段文字该是对色香味俱全的寒具最有力的表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神话故事大全有关的内容
虚位以待
推荐阅读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