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本文作者:百科档 (www.lishiguan.com) 时间 : 2017-09-20 12:57:4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

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司马错

张仪答道:“秦与楚、魏亲善,发兵三川,堵住镮辕、缑氏的险塞,阻截屯留的肠坂道,魏国将切断韩国自南阳出兵南下的道路,楚国将进逼韩国的南郑,秦国则将往东进攻韩国的新城、宜阳,这样,兵临东,西二周之郊,声讨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之地。周室自知危急无救,一定会献出九鼎、宝器。这样,就可掌握九鼎重器、地图、户籍,控制周天子,号令诸侯,诸侯不敢不听命,这就可以建立王业。现在蜀国只不过是西部偏僻的小国,是戎、狄之辈,您兴师动众,疲困劳苦,却不会因此成就霸王之名;况且取得蜀地也无利可图。我听说:‘争名要在朝廷,争利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王室正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不争夺三川、周室,而去争夺戎、狄,这就离建立王业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是这样,我听说:‘想使国家富有,务必扩充土地;想使军力强大,务必使民众富有;想要建立王业,务必广施德政。具备这三个条件,王业即可随之而来。’现在大王地小民贫,所以我希望您从容易之处着手。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又是戎、狄的首领,而且正有内乱,秦国趁机进攻蜀国,如同豺狼追逐群羊一样。夺取了蜀国,可以扩充国土;取得了财物,可以富民整军;不伤害民众就可以征服蜀国了。所以攻下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尽取巴、蜀之利,而诸侯不会以为是贪婪。我们这么做一下子就名利双收,而且又有禁暴正乱的美名,现在进攻韩国,则将威胁天子;而威胁天子是个坏名声,未必有利,还会落个不义之名,何况这是诸侯所不愿意看到的,这太危险了。我请求讲明这个道理:周王室是诸侯的宗室;齐国是韩国的同盟。周王室自知要失去九鼎,韩国自知要失去三川,两国必定会通力合作,通过齐、赵去求楚、魏解围,周把九鼎送给楚国,韩把三川送给魏国,大王是无法阻止他们这样做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我认为,不如攻伐蜀国,这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好!我听你的。”

于是秦出兵对蜀作战,十个月后占领蜀国。蜀国君主改王号为侯,秦国派陈庄到蜀作相国。蜀归属于秦国后,秦国更加强大富足,也更轻视其他诸侯国了。

标签:司马错张仪 故事:司马错的野史解密张仪的野史解密 声明: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虚位以待
推荐阅读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电视中古代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